当前位置:99幼教网小学学习网小学语文教学听课评课王雷英《蒙娜丽莎之约》课堂实录及点评» 正文

王雷英《蒙娜丽莎之约》课堂实录及点评

[03-15 22:04:29]   来源:http://www.99youjiao.com  听课评课   阅读:8514

概要:师:你想不想和作者一起好好去欣赏欣赏《蒙娜丽莎》?生:想师:那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老师希望大家在看的时候啊,也能在心里用上那些好的词语,甚至更多的词语去形容、去赞美她,好吗?(多媒体播放油画,从远到近,从上到下,局部大特写……乐声优雅,学生静静欣赏,课堂里气氛安详。)师:蒙娜丽莎那转瞬即逝的微笑,却成了永恒的,美的象征。作者就是这样来赞叹的,请大家轻轻地来读——(课件呈现课文结尾)“蒙娜丽莎”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她的光辉照耀着每一个有幸看到她的人。我虽然在她面前只停留了短短几分钟,她却在我的心底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她已经成了我灵魂的一部分。师:这是作者发出的感慨,我们读了作者写的文字了,也看了王老师带给大家的《蒙娜丽莎》了,有什么感受呢?拿起笔写下来。你可以学习作者的方式,用“虽然……却……所以……”的句式,也可以不照作者自己的句式,完全按自己的想法,写几句看了蒙娜丽莎的感受,好不好?就写自己最想表达的一两句话,开始。(学生安静地写)师:我非常想听听大家的感受,勇敢地举起你的手,像作者一样,把你对蒙娜丽莎的那种喜爱那种感受,用你的美丽的声音传递给我们

王雷英《蒙娜丽莎之约》课堂实录及点评,标签:小学语文听课评课,语文课听课心得,http://www.99youjiao.com

  
  师:你想不想和作者一起好好去欣赏欣赏《蒙娜丽莎》?
  生:想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老师希望大家在看的时候啊,也能在心里用上那些好的词语,甚至更多的词语去形容、去赞美她,好吗?
  (多媒体播放油画,从远到近,从上到下,局部大特写……乐声优雅,学生静静欣赏,课堂里气氛安详。)
  师:蒙娜丽莎那转瞬即逝的微笑,却成了永恒的,美的象征。作者就是这样来赞叹的,请大家轻轻地来读——
  (课件呈现课文结尾)
  “蒙娜丽莎”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她的光辉照耀着每一个有幸看到她的人。
  我虽然在她面前只停留了短短几分钟,
  她却在我的心底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
  她已经成了我灵魂的一部分。
  师:这是作者发出的感慨,我们读了作者写的文字了,也看了王老师带给大家的《蒙娜丽莎》了,有什么感受呢?拿起笔写下来。你可以学习作者的方式,用“虽然……却……所以……”的句式,也可以不照作者自己的句式,完全按自己的想法,写几句看了蒙娜丽莎的感受,好不好?就写自己最想表达的一两句话,开始。
  (学生安静地写)
  师:我非常想听听大家的感受,勇敢地举起你的手,像作者一样,把你对蒙娜丽莎的那种喜爱那种感受,用你的美丽的声音传递给我们。好不好?来,大家注意听,会倾听的同学是最聪明的孩子。
  生: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和泛着红光的脸颊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她的双手和嘴唇刻画得极其细腻,仿佛是真人呈现在我的眼前。
  师:他是用自己的方式写的,是不是啊?真好,给他掌声。尤其,他突出了一个“神秘的微笑和泛着红光的脸颊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他把他印象最深的东西写清楚了。
  生:蒙娜丽莎那神奇的微笑她身后的背景,带给了人无穷无尽的幻想。蒙娜丽莎是那样光彩夺目,给有幸看到她的人带来了深刻的印象。达芬奇以其天才的想象力和神奇的画笔,使蒙娜丽莎这幅名画成了永恒的美的象征。
  师:非常的流畅,真好。
  生:蒙娜丽莎富有耐人寻味、难以捉摸的神秘的微笑。虽然蒙娜丽莎只是一幅油画,却给人表达出来一种奇特的活力与生命力,所以,蒙娜丽莎是全人类宝库中极其耀眼的一颗明珠。
  师:是啊,虽然只是一幅油画,但是透出了奇特的活力和生命力。
  生:蒙娜丽莎是一件无价之宝,她是肖像画当中的一颗明珠,是千年不遇的,蒙娜丽莎显得那样端庄、大方,又是那样的充满着神秘感,我永远忘不了她的美,忘不了他的神秘的微笑。
  师:千年奇遇,真不错。而且他是用自己的话,写出了自己的心。用我手,写我心,真好。
  点评:读写结合,学以致用。
  师:同学们,课后啊,我们再把自己的感受好好地交流,相信今天这堂课肯定会打开你的某一扇窗,让你更想去了解,我们还不是很了解的人——达芬奇,这位旷世奇才!
  (课件出示介绍达芬奇的一段文字)
  师:你还可以去看看卢浮宫(课件出示介绍文字、图片),那儿收藏的艺术品已达40万件,而最有名的镇宫三宝就是《维纳斯》、《蒙娜丽莎》、《胜利女神》。这就是卢浮宫门前的金字塔建筑,我们要感谢那些创造艺术的人,还要感谢用文字来传播艺术的人,这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了同学们,下课吧。
  点评:最后,我要特别说一下这节公开课的课时问题——一篇将近一千字的散文,王老师没有拖堂,没有两堂课合上、一气上八九十分钟(这都是时下公开课的普遍做法)

www.99youjiao.com

不多不少,就用了四十分钟完成教学,在学生意犹未尽之时,戛然而止,恰到好处。这是完全符合课时规定的一节课,是符合儿童学习心理的一节课,是关注孩子身心健康的一节课,是朴实平实扎实的一节课,是高效低耗的一节课!
  在公开课日趋走向表演化、走向贵族化、走向繁琐化、走向形式化的当下,我们真诚地呼唤这样散发着家常气息、回归原生态的公开课,因为,它更加接近草根教师真实的教育生活——犹如旅途边飘散着袅袅炊烟的农舍,虽然泥墙草顶简朴之极,但却令人向往,因为它让我们每个人想到了自己的家园,想到了家园里那些寻常的幸福的生活。
  总评
  王雷英,著名特级教师,著名校长,全国阅读教学大赛特等奖获得者,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鼎鼎大名,早就如雷贯耳,然而有幸观摩其课堂教学,却是在半年前才有的事情——《蒙娜丽莎》是我听的王老师的第一课。
  虽然时光已过半年,虽然之后又欣赏了若干精彩的令我难忘甚或激动的公开课,但王老师那节课的情形却依旧历历如在目前——
  课堂里弥漫着安详平和的气息,师生对话亲切柔和,抓住一字一词细细咀嚼,朗读声也是高低适宜——有时候就是孩子们跟着老师轻轻地轻轻地朗读,一个个可爱的小脑袋,随着朗读的节奏轻轻地轻轻地摇晃着……
  坐在台下,我几乎与孩子们一起沉醉其中。
  因为工作原因,我一年到头听的大多是公开课,而且是名师的公开课——这些公开课,精致、大气、丰富、繁华、深刻……犹如满汉全席,的确营养丰富,的确满口余香,但吃多了,亦有腻口之感。此时置身王老师的课堂,犹如忽然面对一盘清新的黄瓜,带着晶莹露珠,顶着淡黄小花,爽口,清脆……
  此时,著名作家孙犁的一段文字从记忆深处浮上了脑海:
  “身处人海之中,心想山林之美,我读着贾平凹的散文,就像离开了大都市,又从容漫步在山野乡村的小道上了。在这种小道上,我闭上眼睛走,也不会遇到什么危险的。吹来的风,是清新的,阳光是和暖的,仰头彩云浮动,俯视芳草成茵……”
  听王老师的课,就是这么一种感觉!
  四十分钟,课上完了,激动之余,我走上讲台,即兴做了一番评课。有热心的老师把我当时的评课整理出来,我略作润色,抄录如下,权作总评——
  今天听了三节课。我们两位年轻老师的课,我的感觉,就像走到了初春的田野里,我们嗅到了新鲜的青草的气息;又像初挂枝头的苹果,闪烁着稚嫩生命的光泽,但也有一点点青涩。今天下午王校长的课,我们仿佛看到的是一个红扑扑的苹果,就像她的脸一样透着芬芳,透着成熟,透着生命的圆润。(听众大笑)
  我是第一次听王老师的课,两个字可以概括我的感受:舒服!继续追问,还是两个字:舒服!
  为什么这样说呢?听王老师这样一个层次的特级教师的课,我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应该像奥运会开幕式一样,像开国大典一样,隆重、热烈、盛大、辉煌。因为这一层次的特级教师的课,通常都是这个样子的,听课者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你的情绪要大起大落,要激情澎湃,或者要激动万分,或者要想破脑袋跟着执教者深挖微言大义。但今天王老师的课,非常的平实,非常的优雅,孩子们在一种安静的氛围里感受白纸黑字带给他的纯美,带给他的感染,带给他的感动。
  我们先来看看王老师的读。
  老师读的功力不仅体现在自己的朗读功夫上,更应该体现在对孩子的指导上。王老师读得好是没的讲的,但她对孩子的指导更有艺术。“同学们轻轻地读,轻轻地读……”究竟该怎么轻轻地读,她没说,在引读的时候,她读上半句,孩子们接下半句,在上半句的引读中,她的声音或者柔柔的轻轻的,或者是缓

www.99youjiao.com

的低沉的,孩子就自然而然地跟着柔柔的轻轻的,缓缓的低沉的,自然而然,水到渠成。这是无言之教。
  第二点,王校长的散文教学,善于“以词串文”。小说教学要抓人物,抓人物性格;散文教学要抓“神”——就是让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那个“神”。散文的“神”,就是散文的文眼所在。散文教学,就是要抓取文眼。文眼怎么抓?王老师采取了抓重点词语的方法——整节课都是以重点词语为路标走完全程。我认为,一个老师驾御散文教学的功夫就体现在抓重点词语上。你引领孩子把重点词语抓住了,也就意味着让孩子们抓住了散文的整个世界。
  今天,这么一篇对孩子而言比较长的文章,上课之前我看了一遍,心想,这么长的文章,一个课时,该怎么教?王校长处理得非常简洁,有大将风范,不拘小节:把前面“排队”、“等待”等段落分行排列,转化为诗行,大家看着纽约大都会的图片,对应着一行行诗,轻声地读出来。读完了,她就放掉不管了(事实上也不用管,内容很清浅,孩子们基本上可以一目了然)。削枝减叶,突出主干,引领孩子们把三个核心段落的关键词语拎出来,文章的魂也就出来了。
  但仅仅是把词语拎出来,板书在黑板上就够了吗?词语好比水中的鱼儿,捞上来以后你如果不管了,它就变成了鱼干。我们的目的不是把它变成鱼干,我们必须让它回到水中活起来,捉鱼放鱼的过程就是在文字里出出入入的过程,就是反复咀嚼品味的过程。你看,王老师的处理多么巧妙:前半部分把词语找出来品读,后半部分就和孩子们一起把词语还原到文章的水里去,这些临时捞到岸上的词语之鱼又重新回到自己的家园,又摇头摆尾有了生命的活力。这是孩子们亲手把它们放回去的,它带着孩子的感悟,带着孩子的想象,带着孩子的情感,重新回到水里,“此鱼已经非彼鱼”了。

[1] [2]  下一页


Tag:听课评课小学语文听课评课,语文课听课心得小学语文教学 - 听课评课

上一篇:《伯牙绝弦》评课稿
《王雷英《蒙娜丽莎之约》课堂实录及点评》相关文章
  • 王雷英《蒙娜丽莎之约》课堂实录及点评
  • 王雷英《蒙娜丽莎之约》课堂实录及点评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王雷英《蒙娜丽莎之约》课堂实录及点评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王雷英《蒙娜丽莎之约》课堂实录及点评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王雷英《蒙娜丽莎之约》课堂实录及点评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王雷英《蒙娜丽莎之约》课堂实录及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