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9幼教网幼教,幼儿园中心幼儿园管理家长会文稿欣赏家园沟通这座桥梁» 正文

欣赏家园沟通这座桥梁

[04-27 05:19:45]   来源:http://www.99youjiao.com  家长会文稿   阅读:8926

概要:《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设良好的条件。”这说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已成为幼儿教育大军的三大部队,而家庭教育则是幼儿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家长的教育观念和言行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搞好家园沟通,发挥家长的作用,成为我们老师工作的另一要点。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家长的素质在提高,他们对幼儿园的教育也自然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对孩子的教育也有自己独立的观点和看法。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关注程度越来越高,但是关注程度高并不意味着家园沟通好。我从教师与家长中了解到,家园沟通不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原因一:家长工作繁忙,与老师接触的机会减少。家长接幼儿离园时的面谈是家园沟通当中最常见的形式。但在我园,大部分幼儿都不是父母亲自接送的。带小孩的任务落在了爷爷、奶奶、保姆身上,信息通过老人,保姆的转达不是内容不详,就是内容不符,甚至不转达,因此,引发出家庭和幼儿园在沟通过程中的矛盾。父母对幼儿园信息的了解和沟通是间接进行的。由此可见,家长由于工作的关系而无暇顾及孩子在园情况的现象是造成家

欣赏家园沟通这座桥梁,标签:家长会ppt,幼儿园家长会发言稿,http://www.99youjiao.com

《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设良好的条件。”这说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已成为幼儿教育大军的三大部队,而家庭教育则是幼儿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家长的教育观念和言行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搞好家园沟通,发挥家长的作用,成为我们老师工作的另一要点。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家长的素质在提高,他们对幼儿园的教育也自然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对孩子的教育也有自己独立的观点和看法。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关注程度越来越高,但是关注程度高并不意味着家园沟通好。我从教师与家长中了解到,家园沟通不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原因一:家长工作繁忙,与老师接触的机会减少。
  家长接幼儿离园时的面谈是家园沟通当中最常见的形式。但在我园,大部分幼儿都不是父母亲自接送的。带小孩的任务落在了爷爷、奶奶、保姆身上,信息通过老人,保姆的转达不是内容不详,就是内容不符,甚至不转达,因此,引发出家庭和幼儿园在沟通过程中的矛盾。父母对幼儿园信息的了解和沟通是间接进行的。由此可见,家长由于工作的关系而无暇顾及孩子在园情况的现象是造成家园沟通不畅的一个重要原因。

原因二:态度与行为不一致。
  在实际工作中,教师们能体会到时下很多父母尽管工作很忙,但仍非常关心子女的成长和教育,也能意识到自己在子女成长过程中承担的责任。但家长的教育行为又有另外表现:(1)家长很少主动去了解教育资讯。了解的形式包括翻阅有关育儿书刊、杂志,向老师或有经验者了解育儿知识,收看有关育儿的电视节目和上网查询有关内容等;说明绝大部分的家长没有积极主动地了解和学习如何科学教育孩子(2)对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了解欠主动。只有少数家长表示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情况,如:知道他最近在幼儿园的学习内容,行为表现、园内重大活动。有部分家长表示教学内容,各项通知等最好家长人手一份,而幼儿园受现有的资源限制无法满足。(3)对孩子和幼儿

园的期望过高。虽然大部分家长知道幼儿时期更应注重能力性格和情感的培养,但社会对自己的压力造成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如:有的家长要求才中班的孩子学会一百以内的加减法,学会写简单的汉字及自己的名字;回家后要继续学习,不能贪玩;在班上的表现要一直领先,争做班长等。孩子"不尽如人意的表现"归责于教师,造成家园意见的分歧。

原因三:沟通渠道较狭窄。
 在我园教师的家访活动中,面谈仍是家园沟通、联系的主要形式。家长和老师表示他们之间的最常用的沟通方式是面谈。面谈比较直接,而且有针对性,但效率不高,匆匆数语,而且多在放学时候进行。一位老师一天能最多和二至三个家长面谈,如此计算方法,难以达到家园沟通良好的理想境界。
  仅次于面谈的沟通方式是电话和网上聊天。现代社会发展到网络时代,网上聊天真不失是一个好方法。我园现在也建立了自己的网站,成为幼儿园的一扇对外窗口,通过网上留言进行交流。但是在农村,又有多少家长能通过网络进行沟通的呢,他们对学校的网站反应平淡。

另外,家园联系册和家长会也是沟通渠道之一,但不能全面、具体、详细地让家长了解孩子,正由于这种家园沟通渠道的有限,使得家长对幼儿园或老师工作的不了解,相互之间沟通就变得不畅了。

原因四:家园之间有理解,缺配合。
   家园沟通存在着这样的矛盾:一是老师和家长都表示理解对方工作的性质和难处,而在实际的行动上却未能取得平衡。多数家长表示对老师工作理解;但有少数家长表示理解但无法配合老师工作,对幼儿园或老师的一些活动安排,表现得有心无力。访谈中有不少家长谈到:很多时候对幼儿园的活动不是不想参加,而是没时间参加。老师们也会有这种感觉:家长不亲自参与活动,当然不能很好地了解幼儿园。二是一方面家长希望老师可以在非工作时间开展各类活动,如:家长会、家访、亲子活动等;另一方面老师在非工作时间安排家长工作的次数有限。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真面对,仔细分析,并作出了以下对策:
一、热情在先,主动在前。

对待家长,身为教师要有亲人般的热忱。比如,幼儿早上来园,我总是微笑着站在教室门口静候每一位幼儿与家长的到来,并主动与

幼儿家长打招呼:“某某,你早!某某家长,你早!”这样做,能使家长对老师产生亲切感,使他感到“放心”、一日工作无后顾之忧。

二、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做好角色转换工作
    现在的幼儿往往是家庭中的“小太阳”,一家人围着他转,享有“至高无上”的特权,来到幼儿园这个大集体,要平等地与同伴相处、交往,这对时时处于“养尊处优”地位的“小太阳”来说,是非常不易的,难免会发生“小摩擦”,例如:相互碰撞、抓伤、起包……这时候,身为教师,你该如何向家长说明?又该用什么言语与之沟通,以得到家长的理解与谅解呢?
    俗话说得好:人心都是肉长的。我想:假如我是这个幼儿的家长,我的孩子无辜遭殃,我会怎么想呢?我当然也心疼,就是带着这样的心态,站在家长的角度去看问题,我便会勇敢面对家长,十分诚恳地向家长说:“对不起,今天我没有尽到做老师的全部责任,作为家长,我知道你一定很心疼,假如我是你,我也一样。”真诚的言语,赢得了家长的谅解,然后,我会告知家长一些避免危险的小常识,请他们在平时与幼儿讲讲,这样既消除家园误解,又提高了家长的保育意识。
三、耐心倾听,注意言语沟通的技巧性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最令人高兴的莫过于心灵的沟通,同样,为了同一个目标:教育好下一代,教师与家长也应该经常沟通,在与家长沟通时,我觉得教师要做到耐心倾听,要注意言语的技巧性。
   前年冬天我教小班时,就发生了这样的事,两名幼儿因吵嘴而发生争执,最后,一个叫晨晨的孩子将另一个叫辉辉的孩子的下身踢破了皮。晚上,我陪着晨晨的家长登门拜访,当我们顶着大风来到辉辉家中时,孩子的一家人都挺感动的。我首先向他们再次道歉,其次又一次向家长介绍了事情的经过,我的意图很明了:孩子小,明辨是非能力差,但成人应该有这个能力,能客观地看待这件事。我想,在这时,作为教师不应该说:“辉辉也很顽皮、捣蛋、也喜欢吵别人……家长听了一定会不高兴:孩子顽皮就应该受欺负吗?这时候,把握言语的技巧很重要,既对家长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同时,又能使家长心诚至悦地接受老师的一些建议与方法。

[1] [2]  下一页


Tag:家长会文稿家长会ppt,幼儿园家长会发言稿幼儿园管理 - 家长会文稿

上一篇:家长会内容
《欣赏家园沟通这座桥梁》相关文章
  • 欣赏家园沟通这座桥梁
  • 欣赏家园沟通这座桥梁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欣赏家园沟通这座桥梁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欣赏家园沟通这座桥梁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欣赏家园沟通这座桥梁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欣赏家园沟通这座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