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9幼教网幼教,幼儿园中心幼儿园管理幼儿园教学策略抛接球的艺术» 正文

抛接球的艺术

[03-02 14:34:24]   来源:http://www.99youjiao.com  幼儿园教学策略   阅读:8277

概要:二、“接抛球”的艺术1、师生之间的“推打练习”教师在“接球”时要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幼儿瞬间的思维火花,生成一个个精彩的探索画面,如以“我在长大”为主题的生成活动中,孩子们通过与父母交谈及www.99youjiao.com查资料,解决了他们上次提出的疑问,得出了自己的论证:“妈妈肚子里有一颗种子,爸爸肚子里有一颗种子,两颗种子碰到一起就有了我。”“你在妈妈肚子里是怎样长大的?”我提出问题。“是吃好多好多有营养的东西,是吗?”何先睿答道。“我想是这样,小宝宝是用嘴巴吃吗?”“好像应该是这样。”何先睿说。“不是,是用一根小带子吸收营养的,”马宇琪大声地说。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孩子们带着问题向家长寻求答案。在下次讨论中,大家认可了马宇琪的答案,并知道这根“小带子”的名字叫做脐带 。教师要善于接幼儿发来的“球”,当然这需要一定的技巧,正如实录中一样,问题提出后,幼儿在接过教师“球”的同时,也抛还给教师一个“球”—“是吃好多有营养的东西,是吗?”。教师接过幼儿的“球”,并再一次推回给幼儿:“我想是这样,小宝宝是用嘴巴吃吗?”结果引发幼儿之间争执等系列探索活

抛接球的艺术,标签:幼儿园教学,幼儿园营销策略,http://www.99youjiao.com

二、“接抛球”的艺术

1、师生之间的“推打练习”

教师在“接球”时要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幼儿瞬间的思维火花,生成一个个精彩的探索画面,如以“我在长大”为主题的生成活动中,孩子们通过与父母交谈及

www.99youjiao.com查资料,解决了他们上次提出的疑问,得出了自己的论证:“妈妈肚子里有一颗种子,爸爸肚子里有一颗种子,两颗种子碰到一起就有了我。”

“你在妈妈肚子里是怎样长大的?”我提出问题。

“是吃好多好多有营养的东西,是吗?”何先睿答道。

“我想是这样,小宝宝是用嘴巴吃吗?”

“好像应该是这样。”何先睿说。

“不是,是用一根小带子吸收营养的,”马宇琪大声地说。

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孩子们带着问题向家长寻求答案。在下次讨论中,大家认可了马宇琪的答案,并知道这根“小带子”的名字叫做脐带

教师要善于接幼儿发来的“球”,当然这需要一定的技巧,正如实录中一样,问题提出后,幼儿在接过教师“球”的同时,也抛还给教师一个“球”—“是吃好多有营养的东西,是吗?”。教师接过幼儿的“球”,并再一次推回给幼儿:“我想是这样,小宝宝是用嘴巴吃吗?”结果引发幼儿之间争执等系列探索活动。师生在“一推一打”过程中,对所要探索的问题有了更加清晰认识,从而使探索活动得到深入发展。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语言能力得到训练和发展,这与新《纲要》中“幼儿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观点不谋而和了。

2、当幼儿发“臭球”时

幼儿在探索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出现与科学概念相违背的“错误理论”,正如我们打球时发的“臭球”一般,我想这既可能是由于他们生活经验的局限所致,也可能是由他们的简单思维方式所造成的。当然,还有部分幼儿是属于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独立想法的。 

当幼儿出现“错误”理论时,教师首先要把这种“错误”看作是幼儿探索过程中的闪光点,而不要马上指出他们的看法是错误的,也不要急于把正确答案公布于众,而要学会“装傻”,要多问问幼儿:“真的是这样吗?”“你为什么这么认为?”“你能拿出证据来吗?”以引发他们的进一步思考,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的真相。同时,也可以邀请一些专业人士(如医生等)来为幼儿做专门的介绍,或者去收集一些比较有权威性的资料向幼儿介绍正确的理论,因为从“错误”到真相大白的过程,就是幼儿逐渐学习思考与分析的过程

3、当幼儿不接球时

有时候幼儿不接教师“发出的球”或“打回去的球”,这时教师就要反省:自己这个“球”是否过高、过难了?教师要考虑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了解他们到底需要什么,并及时调整手中的“球”,以使幼儿有能力、有兴趣地去“接球”。

4、制造“技术球”

教师在与幼儿相互“发球”“接球”的过程中,还可以运用技巧,制造一些超水平的“技术球”,如:有时候,面对幼儿的问题,教师可以打个“擦边球”,不直接给幼儿答案,而是旁敲侧击地引导、启发幼儿。如:“夏天”的主题生成后,我为孩子们提供了多个瓶瓶罐罐,让他们自由玩水降温。突然,我听见张炅大声叫史文越:“史文越,快过来帮帮我。”我急忙走过去看个究竟。张炅说:“史文越这个瓶子总是灌不满,你用手指头把瓶上的洞堵上,我来灌水好吗?” 史文越也很感兴趣,就蹲下用手指头堵住了洞,张炅用水瓢往瓶子里灌水。等水灌满后,他发出命令:“史文越快把手松开。” 史文越把手一松,水就从洞里往外喷。我发现从两个洞喷出的水柱不一样远,就问:“你们发现两个水柱有什么不一样吗?”他们俩都看着我摇摇头。我想他们也许陶醉于刚才水柱的喷涌中很高兴,未注意其它。我说:“你们可以再试一次。”第二次喷水时,他们俩的眼睛直盯着水柱看,忽然张炅大声说:“我知道了,一个水柱近,一个水柱远。” 史文越也大声说道:“我也看到了。”我又问:“为什么一个近一个远呢?”他们俩一次又一次的灌水、放水,但很久没有找到答案。有几次我很想告诉他答案,但忍住了。终于,他俩跑来找我说:“我们知道了,水面离喷水的洞越远,从洞里喷出的水柱就越远;离喷水的洞越近,水柱也就越近。”在幼儿探索活动中,我学会“等待”,并不急于告诉幼儿答案,而是适时地以问题启发,并观注幼儿探索过程,引导启发幼儿自己寻求答案。

有时候,可以打个“转球”,让幼儿进一步领会其中的奥秘。如我们在开展“春天的植物”

主题活动时,孩子们对蚂蚁产生了兴趣,但却没从幼儿园里找到一只蚂蚁。看到这种情况,我问道:“怎么会没有呢?你们想想平时都是在哪里看到蚂蚁的?”孩子们又到幼儿园的草地、操场、花坛边去找,可还是没找到。于是他们产生了许多不同的想法:有的孩子认为蚂蚁可能在树叶上,或者在溜冰场上;有的孩子认为幼儿园里太干净了,应该到家里的垃圾桶边去找;还有的孩子认为应该去挖个洞找蚂蚁,或者用饼干、香蕉去引蚂蚁等等。这时,我又提出第二个问题:“想一想,你们以前是在什么时候看到蚂蚁的?”孩子们有的说是在天热的时候,有的说是在天冷的时候。“到底是什么时候呢?”我在查找资料时发现:适合蚂蚁生活的温度是19℃-26℃。“是把答案直接告诉孩子呢?还是根据孩子的‘迷惑’、自己的‘质疑’,结合现实生活,设计一些有‘挑战性’的活动呢?”我左思右想着。最后,我决定选择后者—设计一份“观察记录表”,并在后续的主题活动“夏天的昆虫”中,幼儿的探索活动得到响应和延伸。

总之,作为教师只有不断研究“球艺”,才能使探索活动犹如乒乓比赛一般起伏不断,精彩纷呈!


上一页  [1] [2] 


Tag:幼儿园教学策略幼儿园教学,幼儿园营销策略幼儿园管理 - 幼儿园教学策略

上一篇:鼓励是培养幼儿的自信心的法宝
《抛接球的艺术》相关文章
  • 抛接球的艺术
  • 抛接球的艺术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抛接球的艺术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抛接球的艺术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抛接球的艺术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抛接球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