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9幼教网幼教,幼儿园中心幼儿园管理幼儿教师文档家园共育,形成品德教育合力» 正文

家园共育,形成品德教育合力

[10-19 20:15:07]   来源:http://www.99youjiao.com  幼儿教师文档   阅读:8795

概要: 由于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受不同环境的影响,行为习惯各不相同,幼儿的良好品德习惯需要教师不断地强化,因人施教地纠正和引导,设法了解每个幼儿的情况采取幼儿能够接受的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为此,我们抓住生活中的品德教育契机,及时生成主题活动,先后开展了《玩具大家玩》、《怎样做朋友》、《我为生病的朋友做什么?》、《值日生,真正好》等丰富的主题活动,幼儿通过在生活中学会了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怎样关心他人,为集体做事情。活动的开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家长反映孩子懂事了,遇事懂得和人商量了,不乱发脾气了,还主动提出把玩具、图书带到幼儿园给小朋友们看,更喜欢来幼儿园了。 (二)家庭发挥个别教育优势,与幼儿园协调一致,同步实施品德教育。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更离不开家庭的熏陶。幼儿良好品德习惯的形成特别需要施教者在教育上的配合。 1、让幼儿在家园同步教育中形成良好品德习惯。

家园共育,形成品德教育合力,标签:教师文档,http://www.99youjiao.com

    由于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受不同环境的影响,行为习惯各不相同,幼儿的良好品德习惯需要教师不断地强化,因人施教地纠正和引导,设法了解每个幼儿的情况采取幼儿能够接受的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为此,我们抓住生活中的品德教育契机,及时生成主题活动,先后开展了《玩具大家玩》、《怎样做朋友》、《我为生病的朋友做什么?》、《值日生,真正好》等丰富的主题活动,幼儿通过在生活中学会了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怎样关心他人,为集体做事情。活动的开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家长反映孩子懂事了,遇事懂得和人商量了,不乱发脾气了,还主动提出把玩具、图书带到幼儿园给小朋友们看,更喜欢来幼儿园了。
  
     (二)家庭发挥个别教育优势,与幼儿园协调一致,同步实施品德教育。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更离不开家庭的熏陶。幼儿良好品德习惯的形成特别需要施教者在教育上的配合。
 
    1、让幼儿在家园同步教育中形成良好品德习惯。
 
    家庭与幼儿园要加强沟通和联系,实施同步教育,能够使孩子更快,更有效的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如:教师孩子上了中班,老师为了培养孩子主动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和爱劳动的品质,开始尝试让孩子做值日,比如擦桌子、摆碗筷、浇花、整理图书等。家长了解了活动计划后,在家里也让孩子练习做这些事情。教孩子收拾玩具,如果孩子不会,家长会一遍遍地示范,手把手地教,利用个别教育优势帮助孩子掌握正确的方法。这样,在家园配合,同步教育下,孩子很快养形成良好品德习惯。
     
    2、让幼儿在家园互动中萌发积极情感。 

    家庭是幼儿赖以生存的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丰富多彩的生活为幼儿品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教师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家园互动,把品德教育真正融入幼儿生活。
 
    幼儿家长来自各行各业,每一种行业都有自身的特点,每一种行业都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为激发幼儿对各行各业劳动者的热爱之情,教育幼儿尊重成人的劳动,萌发他们为他人服务的意识,从而加快幼儿的社会化进程,我们组织了一系列家长走进课堂的活动。这些活动以家长为主体,家长做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做教师密切的合作伙伴,自身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在家长走进课堂的活动中,警察叔叔来给幼儿讲破案的故事,和幼儿一起玩“警察抓小偷”的游戏;火车上的列车员来给小朋友讲如何乘车,自己的辛勤劳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三八”妇女节到来了,为让幼儿认识到妈妈的伟大,激发幼儿的亲情,我们把孩子的妈妈们请到了幼儿园,让她们给孩子讲一讲是如何把自己的孩子辛辛苦苦带大的。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激发了幼儿爱的情感,教师趁热打铁,让孩子们用自己的行动来表达对周围亲人和同伴的爱,孩子们在体验爱的过程中也学会了奉献爱心,逐步建立积极的情感态度。
 
    3、让幼儿在教师和家长的鼓励中强化良好的品德行为。 

    表扬对于幼儿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心理认同,当幼儿的某些方面有了进步的时候,教师给予及时的肯定与鼓励能有效地激发幼儿积极的情感,使之已有的一些良好习惯、技能得到进一步的巩固。例如:每天午睡前,教师通过“自编故事”鼓励幼儿的良好行为。

    教师把幼儿的名字溶进故事情节,以此来鼓励幼儿形成团结友爱,帮助弱小、积极勇敢等良好品德,教师把幼儿喜欢的故事情节进行改编,把班上幼儿的名字编进故事,当孩子们听到自己或同伴的名字出现在故事中的时候,都兴奋不已,给予了故事更多的关注这种形式幼儿易于理解和接受,鼓励幼儿的良好行为,教育效果非常明显。其次,家长通过写表扬卡的方式把幼儿在家的良好行为记录下来,带到幼儿园,老师读给小朋友听,使幼儿更加自信,也促使同伴之间互相学习。来自家园双方的鼓励和表扬,使幼儿逐步建立积极的情感,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

上一页  [1] [2] 


Tag:幼儿教师文档教师文档幼儿园管理 - 幼儿教师文档

上一篇: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家园共育,形成品德教育合力》相关文章
  • 家园共育,形成品德教育合力
  • 家园共育促进幼儿独立生活能力
  • 教师交流:如何更好地实现家园共育
  • 浅谈如何做好家园共育的桥梁
  • 提高幼儿教师实现家园共育的能力和水平
  • 办好家长学校实现家园共育
  • “互动式”家教指导模式—实现家园共育的有效
  • “三位一体”家园共育
  • 用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指导家园共育
  • 家长沙龙—一家园共育的有效模式
  • 家园共育“调皮”儿
  • 家园共育七大策略
  • 密切家园关系促进家园共育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家园共育,形成品德教育合力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家园共育,形成品德教育合力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家园共育,形成品德教育合力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家园共育,形成品德教育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