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一.什么叫复述课文?复述课文就是用自己的话和课文中学过的主要词句,把课文内容有条理地叙述出来。二.复述课文的基本要求是什么?1.用普通话复述,声音响亮,口齿清楚,语句通顺;2.有中心,有条理。三、复述的方式一般有几种?复述的方式一般有三种: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和创造性复述。四.怎样复述课文呢?1.理解课文内容。小学语文课本中,大多数课文文质兼美,层次清楚,中心明确。读课文时,必须读懂内容,抓住中心。如果这一点做不到的话,你的阅读就是无效的。如读课文《端午节的由来》第三自然段,可以这样安排:先把段落读通顺、读熟练,在此基础上练习概括段落主要内容。复述之前,再理一理这段文章的思路,屈原是个怎样的人---他对国对民的贡献--遭到权贵诬陷,被楚王流放---流放时依然爱国爱民。最后抓住重点词语作为复述的“路标”,比如:忠诚爱国、很有才干、非常不满、流放到南方、依然热爱、关注人民等。2.把握课文脉络。对作者的写作思路、课文的段落结构一定要很好掌握,这样,复述时才能做到有条理。如《端午节的由来》一课可以这样进行复述练习:(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中心,并记住文章
在小学语文中如何进行复述课文的练习,标签:语文文学常识,小学语文文学常识,http://www.99youjiao.com
一.什么叫复述课文?
复述课文就是用自己的话和课文中学过的主要词句,把课文内容有条理地叙述出来。
二.复述课文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用普通话复述,声音响亮,口齿清楚,语句通顺;
2.有中心,有条理。
三、复述的方式一般有几种?
复述的方式一般有三种: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和创造性复述。
四.怎样复述课文呢?
1.理解课文内容。小学语文课本中,大多数课文文质兼美,层次清楚,中心明确。读课文时,必须读懂内容,抓住中心。如果这一点做不到的话,你的阅读就是无效的。如读课文《端午节的由来》第三自然段,可以这样安排:先把段落读通顺、读熟练,在此基础上练习概括段落主要内容。复述之前,再理一理这段文章的思路,屈原是个怎样的人---他对国对民的贡献--遭到权贵诬陷,被楚王流放---流放时依然爱国爱民。最后抓住重点词语作为复述的“路标”,比如:忠诚爱国、很有才干、非常不满、流放到南方、依然热爱、关注人民等。
2.把握课文脉络。对作者的写作思路、课文的段落结构一定要很好掌握,这样,复述时才能做到有条理。如《端午节的由来》一课可以这样进行复述练习:(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中心,并记住文章由几大部分组成。这课就两部分,开始讲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后面详述端午节的来历(2).复述前,理清课文思路,准确把握段意,先分段复述,再有机串联进行全文复述。
3.领会老师要求。如果老师要求详细复述,那你复述时的内容顺序、段落层次、重点部分以及情节发展应与原文一致;如果老师要求简要复述,则要注意抓住主要内容,删去课文中一些描述性文字,把人物对话和设问句改为陈述语气,比如可以简单到只把每段段意自然连接;如果老师要求创造性复述,则要在原文基础上发挥想像,重新加以组织,譬如改变人称、改变叙述顺序、合理扩充故事情节等等。我们的下一课课本剧《西门豹》只取了西门大人不动声色、将计就计惩治坏人并教育百姓这一部分,那么同学们可以通过网络和书本再去了解故事的前因后果,复述的时候还可以把巫婆和地方官绅制造河神娶媳妇的原由以及群众兴修水利后庄稼获得好收成,人们安居乐业的内容加进去,那样故事就更完整了。
4.列好复述提纲。为了使复述有条有理,复述前可以先列个简单提纲,确定复述的顺序。如《端午节的由来》一课的复述可以这样安排:
(1)屈原忠诚爱国,遭陷害被流放。
(2)楚国被秦国占领,悲愤的屈原抱石投江自尽。
(3悲痛万分的楚国百姓投食物、倒雄黄酒祭奠屈原。
(4)大家往江中投粽子,让屈原能吃到。这一天逐渐演变成了端午节。
5.用普通话复述,加强复述前的自我口头训练。语句力求完整、通顺、连贯、精练,有感染力;复述时,可先在小组内交流,如果你没有复述的经验,一定要争取在小组中发言,获得小组同学的帮助和支持,在小组训练的基础上,再积极争取在全班复述,以得到更多的帮助和指导。
五.复述课文的注意事项
复述不是背诵,它是课文内容、语言、情感的内化、重组和表达的过程,因此,切忌照本宣科。
总之,复述课文是一个从简单到具体,又从具体到创造的过程。也是一个从“死”到“活”,从“背诵”到“创新”的过程。只要同学们平时注意加强练习,不怕麻烦不怕辛苦,你们复述课文的水平一定会大大提高。
六.练习复述课文《端午节的由来》
小学语文第八册《
午节的由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执教者:雁江七小周萍
教学目标:
1、重点学习课文三---六自然段
2、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屈原忠诚爱国、忧国忧民的情怀以及人们对他的崇敬、爱戴与怀念之情。
3、用自己的话说说端午节的由来,复述课文。
教学重难点:理解重点词句,体会屈原的爱国忠心。用自己的话说端午节的由来,会复述课文。
教学准备:资料〈怎样复述课文〉
一、谈话入题
上节课我们就开始学《端午节的由来》这篇课文了。谁来告诉我你通过上节的学习获得了哪些信息?
二、把握课文脉络
师:端午节是因什么而引起的?
板书:起因:屈原投江
屈原投江后人们主要做了什么事?板书:人们:投食物祭奠
后来呢?(每年五月初五都投放粽子)
结果怎么样?板书:结果:形成了端午节
三、深入学习课文
过渡:理清了课文的基本线索,我们现在来深刻领会课文的内容。
1、学习第三自然段
指名读第三自然段?(师注意学生的发音、语气等,并相机指导。)
师:独立思考,这一自然段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A屈原是个怎样的人
B他对国对民的贡献
C遭到权贵诬陷,被楚王流放
D流放时依然爱国爱民(《离骚》中“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尤能表达屈原对处于苦难生活里的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哀怜。)
分别读出描写这几方面的内容,并谈谈从中体会到什么。
2、学习第四自然段
(1)抽小组读后提问:屈原为什么要投江自杀?(抓住“悲愤”来理解。)
他因何而悲?(报效祖国无门,自己和祖国同胞都成了可悲的亡国奴。)因何而愤?(为昏庸的楚王和祸国殃民的*臣权贵们。)
(2)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屈原不愿苟且偷生,具有真正忧国忧民的情怀,用自己宝贵的生命表达忠于祖国和人民的决心,因此更加深受人们的崇敬和爱戴。)
3、学习第五-六自然段
过渡:如此忧国忧民深受人们崇敬爱戴的忠诚之士突然投江自尽,人们有什么反应?
(1)抽生读第4自然段
(2)同桌讨论:屈原自杀后,人们做了什么?
(抓住“放声大哭”、“大声呼唤”、“沿江打捞”、“投”、“祭奠”“祈祷”……)
(3)理解重点词句。看课文后面第三题,比较句子,体会哪句好,为什么?
你从中体会到人们怎样的心情?(万分悲痛,崇敬爱戴、怀念……)
(4)小组有感情地读这一自然段,评价.
(5)师:后来,人们怎么又往江里投放粽子?默读第六自然段,回答。
(6)理解重点词句子看课文后面第三题,比较句子,体会哪句好,为什么?
小结:从中表达了人们热爱屈原的思想感情。
4、端午节的形成
全班齐读“从此……等习俗”
五、复述课文
用自己的话说说端午节的由来,复述课文。
1学习资料《怎样复述课文》,掌握复述技巧。
2小组练习复述本文。
3上台来复述给大家听。(可以参照课文和资料)
六、小结:通过本文的学习,你懂得一个什么道理?
(我们中华民族的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一个美丽动人的传奇故事,我们应当了解每个节日的由来,才能让这些传统节日过得有意义。)
六、家庭作业
回家把端午节的由来说给家人听。
板书设计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
推荐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