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教学内容:一、聆听《梦幻曲》二、表演《愉快的梦》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三、 聆听《梦幻曲》1.介绍《梦幻曲》是《童年情景》之七。 顺带介绍一下《童年情景》这部作品,有助于学生对《梦幻曲》的理解。2.初听《梦幻曲》。设问:这一演唱形式有什么特征?是哪个声部演唱的?听完后介绍童声无伴奏合唱的形式特征。3.复听《梦幻曲》主题旋律。讲解:刚才听到的音乐都是由一个主题发展变化而成全曲。聆听主题音乐(出示主题旋律谱)。你感受到了什么气氛?给你的感觉是什么?跟着这段音乐哼唱一下。4.复听全曲。要求学生闭上眼睛听音乐,用手势来表示旋律的起伏。5.小结:这是夜晚温馨而甜美的梦。四、 表演《愉快的梦》1.开门见山导入:晚上你做梦吗?你听听这是日本孩子做的《愉快的梦》播放CAI课件,聆听范唱。2.再听一次:要听清他做一个什么梦?在梦中看见了什么?(教师参与认真听,并打拍子。)3.师生谈话议论歌曲内容。4.你们是否注意到我刚才听的时候在做什么?——打拍子。请大家看谱,我们过去打拍子,都是四分音符为一拍。而今天的拍子不一样,是八分音符为一拍。请大家听我唱4小节曲调,我边唱边打拍,
新人音版(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第七册全册教案,标签: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http://www.99youjiao.com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一、复习歌曲《愉快的梦》
二、听辫活动——曲调的上行或下行
三、编创与活动——编自己的歌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愉快的梦》
1.播放CAI课件,学生跟伴奏演唱歌曲。
设问:怎样才能把歌曲唱好?
2.师生讨论。
答案:
(1)唱的时候好像自己在梦中看到小矮人,看到金星。
(2)因为是做梦,所以声音是柔和的,要唱得连贯。
3.有感性地背唱歌曲。
二、听辫活动——曲调的上行或下行
1.教师弹奏二遍。
2.学生用手指向下或向下,表示听辨的答案。
3.跟着钢琴唱一唱,感受一下旋律行进的方向。
音乐知识:“下行”教学基本要求:
1.结合歌曲《愉快的梦》的教学进行讲解。
2.复习〈愉快的梦〉歌谱。
设问:这4小节曲调的行进方向有什么特征?
答案:每两小节都是往下进行。
小结:在音乐中曲调行进的方向往下行的,我们称为“下行”。同时复习“上行”——温故而知新。
巩固:《愉快的梦》曲调还有哪几处是下行的曲调请找一找并唱一唱,有没有上行的曲调也找一找并唱一唱。
三、编创与活动——编自己的歌
1.创作4小节下行的曲调,节奏与音符完全按学生自己的愿望进行创作。
2.教师对学生的创作,把典型的曲调介绍给全体学生,鼓励积极参与者。
课后小结:
第五课 少年的歌
教学目标
1.少年是人生的花季,他们最富于憧憬、最有朝气、最少保守,但“随着年岁由小变大,他的烦恼也增加了”。本课四首中外少年歌(乐)曲,以不同的情绪反映不同时代少年的不同生活,这就是音乐人文性主题的一种表现。
2.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掌握附点八分音符的节奏、音名及变音记号——升记号唱法。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以不同的情绪表现中外少年歌曲。
教学难点:掌握附点八分音符的节奏、音名及变音记号的唱法。
教学方法:音乐自由教学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琴、打击乐器、彩笔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
表演《我是少年阿凡提》;音乐知识;音名,变音记号;编创小品。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表演《我是少年阿凡提》:
1.阿凡提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你能说出他的英雄事迹吗?
2.这是一首诙谐情调的歌曲,,它生动地赞扬了少年阿凡提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优良行为。这首歌曲学生接触不多,所以要多让学生听录音范唱感受它的风格特征。
3.在学唱曲调前讲解音名与变音记号——升记号“#”。
(1)要讲解音名是健盘上固定不变的音高名称,而唱名,尤其我们现在教材中的简谱唱名的音高,是不固定的、流动的,通过具体歌曲说明。如本歌是1=C,《摇篮曲》(舒伯特曲)是1=F,《哦!十分钟》1=D,《大家来唱》是1=C等。
(2)通过本歌第一乐句的第3小节 ,从唱的音高中让学生听 与 的比较区别中讲解变音记号的作用。
4.曲调学习可分为三部分,教师的指导重点在第一部分的曲调,即从第1小节到第17小节。而在第一部分中间,主要是头4小节及第13小节到第17小节。因此这9小节可以通过听唱与跟唱法学习,其它部分可在教师指导下学唱;第二部分即从第18小节开始到结束比较有规律,可以组织学生自学、互学进行学唱。
5.歌曲是以第一人称“我”演唱的,所以每一位学生在歌唱时,必需在歌声中体现角色的风度与气质。
6.伴奏的配置:
打击乐的选择要尊重学生的创造性,把学生的方案归纳试奏,通过集体讨论选择一至二个方案伴奏。
三、编创小品:
1.歌词创作“谁要……”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拓展他们的思路,这是综合能力的显示。
2.结合歌词创作进行小品设计与排练。各组可以施展集体的智慧创作表演。
3.分组展示小品,评价。
四、课堂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表演《小小少年》;音乐知识;附点八分音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表演《小小少年》:
1.这首歌通过媒体在少年中流传很广,要唱这首歌曲有两个问题。首先是把握好风格与情绪,因为这首歌反映的是从儿童到青年的过渡阶段少年的多变心理状态。其次技术上的问题,弱拍上的附点八分音符;每句的弱拍起唱。后半部分基本上是平行三度的二声部合唱。
2.因为有一定难度,所以还得从聆听范唱切入,以加强对作品的感受。
3.在学唱曲调中结合进行附点八分音符节奏的学习,在实践中去掌握其节奏时值。
4.学唱曲调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乐段的8小节,第二部分是第二乐段的8小节。
(1)第一乐段由两个乐句组成,教师指导学唱第一乐句的4小节,这一乐句的难点是: 这两种节奏。运用上一单元获得的4/4拍指挥图式,用划图式的方法解决节奏难点,如果第一乐句解决得好,第二乐句学生就能自学解决。另外要注意大跳的音准: 。
(2)第二乐段也是要解决好第三乐句,即:
最后第四乐句就能迎刃而解。第二乐段的重点是二声部的谐和有一定难度。如果班上有口风琴吹得较好的同学分别支撑一下,可能会解法得快些,但关键还是要锻炼学生唱一声部听另一声部的能力。
5.这首歌曲的演唱,声音既要明亮,同时要稍稍略带忧虑烦恼感,以表达这一时期少年的复杂的心情。
听辨活动:
1.这是两条 与 节奏的对比练习。通过对比听辨,加深对这两种附点音符的理解。
2.第二条的附点八分音符均在第二拍弱拍上,唱好有一定难度,教师要加以提示。
三、音乐知识:附点八音符 :
1.从骑马的 的象声词节奏中形象地进行附点八分音符的知识讲解。
2.从连音线的图解中讲解附点八分音符时值 。
3.对附点八分音符的掌握必需从本歌的歌曲实践中体验。
4.附点八分音符的教学与附点四分音符的学习,同样要对附点作用的强化讲解。在唱奏中对带附点的音要强调重些,而附点后面的音可弱化,这样一强一弱,附点就突出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